两部门引导新能源消纳加快新型电力体系建设
- 编辑:dafa888黄金版官网 -两部门引导新能源消纳加快新型电力体系建设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11月10日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30年、2035年新能源消纳和监管工作目标。其中,到2030年,基本建立协调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和监管体系,持续保障畅通衔接、多元化利用新能源高效运行。新增电力需求将主要通过新一代能源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显着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增强,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能源消费更加完善,满足全国每年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比如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和消费;大力推动新能源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推动新能源消费考核由单一的新能源利用指标逐步转变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长期以来介绍,新能源消纳工作主要集中在省内集中新能源。新能源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指导意见》建议将新能源开发和消费分为五类筹建“沙沟皇”新能源基地。外包和就地消纳,优化水、风、光基地一体化开发消纳,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开发消纳,科学高效推进全省集中式新能源开发消纳,积极拓展分布式新能源开发消纳空间,进一步明确分类政策实施要求。大力推动新能源消费模式技术和新业态创新发展也是关键创新主张。 《指导意见》提出,调整绿氢、氨、醇等绿色燃料生产、储运、使用一体化产业布局,打造“柔性负荷”。支持新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实现科技联动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能源和计算设施规划、布局和优化运营合作,推动计算设施绿色发展。推动新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电力直连、智能微电网、配网新能源等就近消费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鼓励本地和就近消费的同时,新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在加速。配合扩容,积极推进流域龙头水库电站建设和水电扩能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新能源建设RGY 存储。继续扩大省际、跨地区输电通道规模。充分利用跨地区、跨省监管资源和新能源输出的互补特点,合理部署、灵活互利的电网项目。大力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加快创建适应新能源接入规模化分布的新型配电系统。华泰证券表示,看好未来我国电气化率持续提升,与电网转型升级和新型储能系统建设相结合。打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共同推动电力新体系建设加快。值得一提的是,新的能源消费管理机制也得到优化。 《指导意见》采用五年规划分级目标利用率,指导各地组织新能源规划布局、配套电网和调节能力建设。各省能源主管部门的科学家负责制定本地区年度新能源利用目标和未来三年的展望。以新能源消费率目标和变权用电量目标为基础,统筹确定年度新增并网新能源(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规模,实现新能源发展“保质”“保量”。 “考虑到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后,仅靠新能源利用指标并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评估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建议推动新能源消纳考核从单一新能源消纳指标逐步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转变。”前述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监测,要求各省能源主管部门建立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全周期监测预警机制。新能源消纳率明显拒收或未完成使用指标的地区,要展示新能源并网规模。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协调推进针对《指导意见》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活动,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政策,确保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